

-
观点 | Opinion more
-
作为光伏从业者,我来说说行业反“内卷”中的利益冲突
东部没地建大电站,却有屋顶、有工业、有消纳能力,而这些地方其实不愿意用西部来的电,它们更想要自己建工商业电站,让GDP、税收和就业效益都留在本地……[全文]
-
印尼工业化的速度,开关其实在中国手里
或许一家一家工厂并不晓得这一点,但印尼的发展高度依赖中国整体供应链的蔓延。而沸腾的印尼群岛,也是中国制造能力在全球开闸放水,掌握水流调节技能的最佳试验田。[全文]
-
5月份的两件事,联动着全球格局大洗牌
那些认为南方市场只是“丐帮市场”,“双循环只是强调内循环”的观点,都可以在此安息了。[全文]
-
特朗普政策波动大,中国的转口贸易如何应对?
我们以前做海外市场的时候,经常就会跟其他客户说,“不要只关注一家两家供应商,你就应该把我们当成你的第三家供应商,从而去激活你的整个供应商体系”。[全文]
-
美国“掀桌子”怎么办?这三种应对措施对中企而言很关键
从很多新能源企业的海外战略来看,“美国+1”甚至“去美国化”的布局已经成为务实的风险管理手段。[全文]
-
这个全球最难进入的市场,中国企业正加速落地!
美国之外,天地更广阔[全文]
-
数据跨境与加工,怎样吃到新的经济增量蛋糕?
今天,中国实体出口贸易到达天花板,全球金融、航运等传统领域服务贸易格局不易打破,数据跨境服务,是一块全新的经济增量蛋糕。[全文]
-
出海企业要突破“三道围墙”,印度是其中的“瓮城”
“一定要做美国市场”,“跟美国做生意才能做大”——此轮中企出海潮中始终存在这样的迷思。其实世界很大,没了美国还有其他新兴市场,中国企业一样可以发展得很好。[全文]
-
看待中企出海,不能停留在能否守住“世界工厂”的层次
2004年,美国对中国蜡烛大幅加征反倾销税税率,使得大批中国蜡烛企业迁到越南。20年过去了,有的蜡烛厂仍在给美国市场供货,然而,当年发起贸易战的主体——美国蜡烛协会可能已经不存在了。[全文]
-
西方客户不买我们最想卖的东西,而南方兄弟又没钱买,怎么办?
在脱钩断链的大背景下,帮全球南方就是帮自己。谁在政治上和市场上跟我们走,谁坚持买我们的华为、大疆和电动汽车,谁就是我们的朋友,那么我就有义务在地缘战略上保护他,闹颜色革命的时候力挺他,发生金融和债务危机的时候更要联合一帮朋友们去给他输血。[全文]
-
西方越限制,国产生态机会越多
我们不是闭门造车,不是盲目揣测用户喜欢什么或者愿意用什么,在产品定义阶段,我们已经走到用户侧,走到应用侧,看一看用户接下来需要什么,未来需要什么,以了解和规划我们的芯片要去定义什么样的设计和功能。[全文]
-
摆脱依赖,中国需要布局自己的“出海生命线”
如今,要保证中国资本、产业、产品顺利出海,前提就是要构建多条中国自身掌控力更强、更稳定的物流航运体系。[全文]
-
新能源出海“大时代”,我们要参与全球供应链的再次设计
为什么中国制造的优势是在一个加速通道里面发生?这跟供应链有关。“中国大出海”的“大”不是好大喜功的“大”,而是“大航海时代”的“大”,我们要用全球视角去看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,用全球格局进行包容化的布局。[全文]
-
“很多事只有我们能干成,换任何一家美国或欧洲企业都不行”
如果是小的工程,可能印度、土耳其或埃及的承包商也能干。但如果是非常大的工程,那么既有技术又有人手,且还有经验去组织张罗的,就只有中国这唯一的选择了。[全文]
-
我在越南看中企大出海,“成色”究竟如何?
利润、市场、中美关系都正在驱动着中国和国际企业向着越南涌入,但中企现在也面临着来自当地管理、文化、服务等国际化挑战。建立企业国际化能力,而非只是将产品卖出去。有些企业,即使海外收入占比超过50%,依然没有真正的国际化的能力。[全文]
-
中国赢了吗?美国怎么办?
中国发展不是为了赢,是为了比昨天的自己更好。中国也无意制造美国的衰落。美国真要学中国,就需要拥抱以物为本的经济思维,放弃以钱为本的经济思维。但美国做得到吗?[全文]
-
泰国出现“反中资浪潮”?卷王出海被人嫌弃太卷,该怎么办?
再过二十年,泰国人将完全忘记比亚迪、长城是中国公司,完全忘记蜜雪冰城是一家中国企业,忘记Lazada和拼多多实际上是中国平台。只要它们足够优秀,顶得足够长久,就终将被视为泰国经济体系中原生的组成部分。[全文]
-
这几年做生意发现:美国日本对新技术最保守,和印度打交道要当心……
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自由地热爱自己祖国的权利,而不是只有美国人爱美国才是合理合法。让肯尼亚人热爱肯尼亚,让埃塞俄比亚人热爱埃塞俄比亚,这是值得赞颂的事情,爱国并不可耻,阻止和嘲讽他人爱国才可耻。[全文]
-
中国基于社交平台的电商模式,在美国行得通吗?
中美两国虽然存在文化差异,社交媒体用户人群也不同,但是由于中美电商会相互吸取各自先进元素。随着技术融合推进,中美双方的电商发展之路将会有更多相似性。[全文]
-
为什么消费者会选中国品牌?西方确实要思考自身竞争力是否下降了
中企在出海的过程中,必然会面临着各种当地的文化冲突与压力,还需要和新的供应商和代理商建立联系。当地的商会、协会、媒体都可以为我所用,提升自身品牌和公关水平。[全文]
-
-
资讯 | Information more
-
物管行业去年营收、在管面积增速放缓,头部物企“出海”求增量
-
押注中国AI研发:阿斯利康53亿美元绑定石药集团
-
中企获大单,加拿大有人跳出来了
-
首次!比亚迪在欧洲超越特斯拉
-
9500车位、全球最大!首航赴欧洲,“彰显中国雄心”
-
超2000亿!京东官宣:将大规模采购出口转内销商品
-
浙江设备商硬刚到底:5月输美商品提价近一倍
-
直接涨价、新开工厂、灵活调配……出海家居企业集体回应加税
-
日本:最后的堡垒,也开始塌了
-
恒瑞医药与默沙东签订19.7亿美元独家协议,国产创新药出海再下一城
-
中企出海被要求转让技术?“技术会不断更新,怕什么?”
-
“欧盟关税下,欧洲车企与中国走得更近了”
-
阿里海外电商或在2026财年实现季度盈利
-
第50届阿拉伯医疗设备展:超800家中企惊艳迪拜
-
扩内需,稳外需,上海委员提这些建议
-
林雪萍:在海外“榨干吃尽”“唯快不破”?不如…
-
“中企出海:只要一扎根,必然会…”
-
年度盘点:渡过艰难一年的家居企业待寻出路
-
国家发改委:实行“义乌中国小商品城”品牌化管理
-
合理举措!商务部再回应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出口管制
-
-
· 中企出海 ·
深入观察当下的中国企业“出海”全貌,从品牌成长和变迁案例中窥见中国企业出海的变化与未来可能。
-
今年我国贸易顺差有望达到近1万亿美元
-
淘宝出海业务加码,从服饰扩容至全行业
-
投影设备国内需求承压,极米科技寻求出海破局
-
SHEIN牵手奢侈品牌MONSE背后:新质生产力正重塑中国传统服装产业
-
走向拉美市场,长城探索中国车企出海新方向
-
Hulu前高管加盟字节跳动,出任TikTok北美营销主管
-
海外扩张进行时:滴滴宣布3月入驻悉尼
-
《哪吒》出海,它能让华语电影闯出华人圈吗?
-
中国公有云出海,其实都还没跳出中国圈子
-
出海+回购+勒紧裤腰带,中国游戏厂商能否扛过寒冬第一波冲击
-
彭博:移动支付和共享单车是中国特色 在海外不可复制
-
中国网文出海,备受追捧后也遇瓶颈
-
美媒:亚洲共享单车出海艰难
-
我是一只海豚汪汪汪!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