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观网直播厅|青年谈(下):“美国正在犯错,我们为什么要提醒它?”
欢迎来到“后理由时代”
施洋:新世纪开头十几年,大家看中国有一种在学校里看一个青年学者的感觉:哟,这学生挺不错哈,教学达标了,论文也达标了。
但是这两年大家就有一种这学生不满足于当系主任,要当院长的感觉。同时老院长又贪腐又有生活作风问题,年纪大了还抽风。他要是当了新院长,新官上任三把火,会怎么整治我们这些老年学者呢?所以大家已经开始担心这个东西了。
到了这一步,对你能力的评价已经不客观了,他们现在就是从所谓的本位主义出发,认为中国这么做都是为了利益。所以现在很多时候西方打压中国、遏制中国,已经不再去纠结道德上是否合理或者是否高尚;他想的就是,我要活命,我想要过我自己的日子,我怎么让你当那个院长呢?
这是我们在国内看到的东西,毛老师您现在在美国,大家对于遏制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?
毛克疾:因为中国的崛起已经进入到了美国挡不住的状态,西方会认为中国崛起以后,他们的生活水平一定会下降,他们的全球扩张一定会停住,他们的全球利益一定会受影响,他们的金融割韭菜也割不动了,科技碾压也不存在了,人才也不能收割了,军事的碾压优势也没有了。
一旦到了这个地步,理由就一点都不重要了。我觉得现在特朗普已经进入这个状态了。
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,一开始还找芬太尼作为理由,后来说你还手了就是理由。如果我们真的配合特朗普整治芬太尼,他就不搞我们了吗?如果我们让着他,他就不搞我们了吗?
现在已经进入“后借口时期”“后理由时期”了,理由和借口已经是上个时代的事情,现在已经到了纯粹比拼硬实力的时候。一方面是比硬实力,一方面是比无耻,看看谁更没底线。
杨升:我发现学国际关系学到一定程度,还是拼实力方便点,辩经太费劲了。我们都是现实主义者,还是拼实力吧,这个简单。
施洋:这就是米尔斯海默所说的《大国政治的悲剧》。
毛克疾:其实美国这么做,有点不是特别聪明。有些时候在一些关乎道义的问题上找一些借口和理由,其实不是用来说服自己的,而是说服第三方的,是做给全球其他国家看的。
如果你赤裸裸地去做很多事情,其他国家就会认为美国做事情完全没有理由,这样会提高他以后做很多事情的隐性成本。很多人宁愿不跟美国接触,或者抵抗到底,也不会选择跟美国妥协。这就是为什么打仗的时候,不能去虐待俘虏或者杀降。
施洋:对的,困兽犹斗,他如果觉得自己没有前途了,就会拼到底。
毛克疾:对于被俘的人和本来就要失败的人,这是无所谓的事情,反正我的命都在你手里了。但对于那些还在打的人,或者可能要参加战局的人,他就会想这个问题。如果投降了还有一条活路,那我就投降了。但如果投降也没用,那就只能坚决抵抗。所以特朗普这种做法的潜在成本是很高的。
另外我还有一个很深刻的感觉,就是当年彭德怀骂李德那句话,崽卖爷田心不痛。美利坚百年基业,虽然有无耻的一面,但客观来说,还是提供了很大一部分公共产品,也为国际秩序的运转提供了一些便利。尤其是对那些盟友,以及在当前国际体系下活得还可以的国家,美国仍是一个公共产品的提供方。
如果你尊重这些约定俗成的东西,讲一下道理,虽然对你自己来说是有束缚和成本的,但实际上可以降低整个系统的运行压力和阻力,最终你还是受益人。这个系统能够维持这么多年,说明它的收益大于成本。
如果特朗普打压中国的时候一点道理都不讲,就等于把整个体系废掉了。在美国的联盟或者他的小圈子层面,特朗普的无所不用并不是一件好事,至少作为一个中国人,我是乐见其成的。
中国崛起颠覆了西方认知
施洋:特朗普第一任期里就开始和中国打科技战、贸易战、关税战,在这个过程中,我感觉不光是我们这些媒体人,普通人也都在被迫学习,知道了什么是芯片、光刻机、出口管制、产业链等等。这一场场“战役”打下来,两位觉得中国民众特别是年轻人,对中美两国的认知发生了哪些变化?
杨升:从中国年轻人的视角来看,因为喜欢看我们节目的,或者经常跟我们交流的一些朋友,本身就对国际关系有比较高的认知,我感觉大家最近比较关心的话题,都和最新这一轮关税战或者说中美博弈有关。
比如说很多留学生朋友,他们会关心自己所学的专业会不会受到影响,未来就业怎么样。还没出国的朋友,或者他们家长关心的问题是,还有必要出去吗?出去以后回来还有用武之地吗?他们对美国先进与否,还有什么东西可学都打了个问号。
还有一些是已经上班了的,或者说正在做自己事业的朋友,他们关心的是我这个行业会不会受影响?如果说中美冲突外溢到了他的企业,美国会不会用长臂管辖去干预他在中国的业务?甚至有些都不是美国企业,而是其他外企,也会担心贸易战外溢后对他有没有影响。还有就是一些涉及到贸易的具体行业的朋友,那就更加直接相关了,大家关心的都是这些问题。
所以我们就会发现,中国的年轻人,无论是哪个年龄层的,准备读书的、正在读书的和已经读完书正在工作的,关心的问题都是和自己命运直接相关的。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基数呢?因为中国和世界高度交融,中国在深刻地拥抱全球化。即便现在有困难、有障碍,也还是在想怎么拥抱会抱得好一点,而不是说切割,和外界直接二元对立了。或者像美国一样,觉得你们都欠我的,我要制造业回流,我跟你们不玩了。按理来说,中国作为世界工厂,作为制造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,我们比你更有资格玩这个游戏,但是我们不这么选择。
而美国的年轻人,从我的了解来看,我接触更多是在中国的美国年轻人,他既然选择来中国,说明他就是选择拥抱世界的那一类人。而在美国的年轻人中,那些认知水平比较高的、要做生意的人,肯定离不开中国,会更加实事求是一些。
但是美国大多数不是那样的人,这样的人在美国绝对人群中的比例很小。尤其是美国国内经济出现了贫富差距极化,建制派和草根对立,你要算人头、算流量的话,这些理性的人玩不过那一帮失智的。
这些人对中美大对账以后,发现中国更好,那更气了:我又去不了你那里,我投胎都投在美国,我咋办,是吧?这种情况下,他们的认知会更复杂或者难以改变。
我觉得我们对美国的认知甭管怎么变,还是朝着一个理性的方向。从双方青年展现的这种总体面貌和画像来看,我们显然是更有优势的一方,在这场博弈中最终是有可能胜出的。
资深媒体人、国际问题评论员杨升
毛克疾:我觉得有一点特别值得关注,中国崛起把西方很多尤其是冷战以后宣传了十几二十年、一些我们以前觉得理所当然的东西颠覆了。比如以前我们认为,服务业占比高就是高端,硅谷的企业就是高科技企业,你这个傻大粗做的这些重化工业就是落后。
但最近几年我发现,美国、欧洲包括很多发展中国家,大家都比以前更重视制造业,重新把制造业放到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,不管是特别高端的芯片制造业、航空航天制造业,还是说所谓比较低端的比如钢铁、机械等。中国崛起带给大家的一个震撼,就是我们用事实证明,你们原来说的那套东西是有问题的,谁信谁死,你们信得最深,所以你们死得最惨,我们一点都不信,所以我们活得挺好。
我觉得这是一个挺关键的认识,以前我们总觉得服务业比重上升,代表着经济高端化,很显然这是一个非常美国式的理解:我们为什么不去赚高端的钱?不是因为我们不愿意,是因为我们赚不到,我们没有美元收割的能力,也没有那么多高附加值的东西,所以我们只能吭哧吭哧地做制造业,我们但凡有那个能力,可能就不用赚这辛苦钱了。但现在来看,我们这个苦反而吃对了。美国人因为有这种躺着赚钱的能力,所以他就不会干辛苦活了,现在就堕落了。
所以现在是我们考虑如何讲述我们这个故事的时候了,我们有没有一套中国方案,或者我们自己的一套打法,不是被动地证明我们这套东西能用,而是主动跟大家说,就应该这样做才是对的。这其实对我们理论工作者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,至少我们现在只能从实证上表明,我们知道可能是对的,但是我们并没有一套很强大的理论,这是我最近一个很深刻的感觉。
如果我们用这套东西去衡量美国的话,会发现它基本上没救了。美国如果想搞制造业全面复苏,是一个非常痛苦的问题,因为首先美元的霸权地位会把币值维持在很高的地方,除非主动放弃美元霸权,放弃美国的全球影响力,才能把美元的价格打下来。但如果把美元价格打下来,你的全球影响力就下降了,你还能做这些事情吗?还能像现在这样享受这么多的人才红利和资金红利吗?享受这么多的全球资源吗?不一定了呀。
如果我们顺着特朗普或者MAGA的这套逻辑往下说,你会发现他自己就把自己说死了,因为他是两头不靠:想提升制造业,就必须把美元霸权解除了;但解除了美元霸权之后,可能连搞制造业的基础都没有。
特朗普与过往美国总统的同期支持率对比
所以我们这么一轮一轮地科普下来,发现我们的路还确实走对了。至于说是主动选择的结果,还是被动接受的结果,那无所谓,反正就是对了。
-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。
- 责任编辑: 郑乐欢 
-
普京:我总有想揍人的冲动
2025-08-04 12:16 普京 -
巴大使:从常规到核武,将以一切力量回应印度“入侵”
2025-08-04 11:50 印巴冲突 -
巴菲特接班人是谁?
2025-08-04 10:42 -
金正恩视察重要坦克工厂
2025-08-04 10:19 朝鲜现状 -
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:75亿人不喜欢你,这是大错误
2025-08-04 10:1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-
“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,龙颜大怒”
2025-08-04 10:04 美国一梦 -
武契奇已出院,医生:他短期内将暂停日常工作
2025-08-04 08:43 -
特朗普提议派美军入境打击贩毒,墨西哥总统:拒绝
2025-08-04 08:30 特朗普 -
新加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在2025年大选中获胜
2025-08-04 07:09 -
“如日方采取新的挑衅举动,中方必将坚决反制”
2025-08-04 22:52 中日关系 -
-
他称“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”,俄方回击
2025-08-04 22:21 乌克兰之殇 -
48%流向美贫困区,“离了这些,我们根本活不起了”
2025-08-04 21:1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-
鲁比奥“对线”德国外交部
2025-08-04 20:02 -
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,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
2025-08-04 19:14 -
“敦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违法活动”
2025-08-04 18:48 钓鱼岛持久战 -
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,“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”
2025-08-04 18:45 -
“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,NASA却…”
2025-08-04 18:35 航空航天 -
局势再升级!印度发布禁令
2025-08-04 17:39 印巴冲突 -
美国糊弄人,日本拆台:不可接受
2025-08-04 15:5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
相关推荐 -
“街头黑帮堪比正规军”,瞧瞧美国人干的好事 评论 16“连政敌都在提醒卡尼,不要步其他G7的后尘” 评论 64印度官员:我们低估了中国产导弹的射程 评论 332又一典范!“中国方案更实惠,还手把手教技术” 评论 36最新闻 Hot
-
“连政敌都在提醒卡尼,不要步其他G7的后尘”
-
美国施压选边站,“韩国不想当被两只巨鲸压死的小虾”
-
“特朗普正与全球经济玩‘俄罗斯轮盘赌’”
-
“DOGE的意义所在就是送钱给总统”
-
印度官员:我们低估了中国产导弹的射程
-
又一典范!“中国方案更实惠,还手把手教技术”
-
“美出口审批机构趴窝,企业界急喊:中国订单要飞了”
-
创纪录!“欧洲人:中国制造真香”
-
“俄油,印度照买不误”
-
白俄罗斯防长:感谢中国军队
-
日本战败80周年,“石破茂考虑不发表个人谈话”
-
“加拿大船不让中国造,做人别太特朗普…”
-
“特朗普把印度当成反面教材,用来威胁其他国家”
-
“试驾完特斯拉,头也不回地买了中国车”
-
就业数据两月掉25.8万…特朗普破防,开了统计局长
-
往脸上贴金,特鲁多前官员:只有我们和中国,别人都不敢…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