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对话游戏&AI业界大咖:AI+中国,能否带来东方文艺的复兴?
最后更新: 2025-08-03 10:15:00观察者网:很多具体落地场景,仍需小模型或强化学习来精调。回到社区,AJ,你们那儿最活跃、最有生命力的群体里,用 AI 加工游戏或图像的从业者多吗?他们处于什么状态?
AJ:社区里 AI 研究者、从业者本身就多,我看到的案例非常丰富。他们通常不会试图让 AI 一口气接管整条管线,而是聚焦在某个细小环节。比如去年 11 月的COC AI 创作大会上,有个团队现场演示了手绘板先出粗略线稿,旁边 AI 实时把女生脸部线条精细化,同时依旧保持线稿风格——这就是典型的“修细节”场景。
这类微创新在社区里很常见:从业者熟悉行业 know-how,再用 AI 把某一环节的效率往前推一小步。
观察者网:在这些同学的主业之外,可能他们脑子里还有大量想法,而AI工具可以提升效率,把实现想法的门槛降低?
AJ:是的,我们社区里不少大厂员工,都在琢磨怎么用 AI 提升工作与生活效率。产品经理可以直接对着 AI 描述需求,几分钟就生成可运行的 Demo;把 Figma 文件丢给 AI agent,立刻吐出前端工程文件,所需时间大幅缩短。可以在用省下来的时间去思考、去创意——
吉川:只是别跟老板说,对吧?
观察者网:对,别跟老板说!
这里我再抛个砖,前面讨论了很多物质第一性、意识作为上层建筑的问题。如果按这个逻辑推下去,以中国当前的经济体量、人口基数,加上AI工具的赋能,乘以人口规模,产生文艺的繁荣或许是必然的。
那么接下来要讨论的是,就是,所谓“东方式”的文艺繁荣,应该是什么样的?
我个人认为,它是一种共创或共享的统一体。比如,我们传统中有观众参与的文化底蕴——听西方歌剧时,观众需在幕间才能鼓掌,中国戏剧、相声,鼓励观众即时互动,击节或叫好。
还有西方的画作或雕塑,都是在艺术馆里静观的,中国字画在作者完成它的时候,会有大量的留白,艺术品的创作在这时远没有停止,还要让一位接一位藏家们题词、盖章,作品在流转中继续生长。这种共同参与的文化基因,在AI和信息技术加持下,或许会演变成更高效、大规模的共创共享模式。我想听听三位嘉宾的看法。
AJ:我刚好想到,大语言模型或现在的视觉模型,都是基于人类海量的语料库,将其转化为token进行压缩,再通过Transformer架构等技术机制构建而成。这本质上就是全人类参与的行为——human in the loop,所有人的知识、语言都成为模型的养分。
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种“大型参与感”。可能吉川老师以前的画作也被纳入模型训练,成为历史的一部分。
白广大:我的感觉是,AI时代与游戏有一个共同特征——交互性。游戏必须被参与,没有按下“开始”的游戏是不存在的。
现在的AI同样如此:无论用于生产、学习还是研究,脱离人的互动便毫无意义。AI虽被视作独立智能,但由人创造、为人服务,最终导向始终是人的需求。若说创造AI不是为了服务人类,那它存在的理由何在?正如昨晚讨论的,任何展商都会说:不能创造价值的AI没有存在必要。所以AJ刚刚提到的“human in the loop”很重要——人始终是价值创造的核心,这也是AI与游戏特征高度契合之处。
今天所有WAIC展商可能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:若不能服务人,AI何必存在?这正体现了“人在回路”的概念——人始终是中心。
那么,这与周老师提到的社会文艺新形态有何关联呢?这源于中国的社会结构:我们始终有延续的历史建构,强调历史由人与现实的互动创造,而非神格叙事。西方有“七日造万物”,但中国历史是连绵不绝的人与世界的互动,造就了我们的文化和社会传统。因此,未来的文艺表达将通过AI展现社会叙事的交互性——它不是孤立的神迹,而是需要共同参与的创作。
无论用AI辅助创作、描绘图景,或进行具体创造,都会注重社会叙事的互动性。我们不会创造一个“神迹摆在那里,我却不用”,而是让所有人参与其中。
中国历史的延续性体现在方方面面
观察者网:这个讨论很深刻。我们昨晚也有讨论,当我们问到人的意义这种终极问题时,“人有什么用?”这种问法其实是不对的,意义总是相对于某个主体而言的,个人之于某个组织或社会是有意义,而人类作为一个共同体的存在,本身是宇宙中无意义的事——存在本身就是意义。如果有人总想着“被取代后就没用了”,这种思维方式其实已经被异化了。
这样的讨论会导向两种方向:在西方是有上帝传统的,在他们的文化中,用全人类的数据,去供养和催生一位AI之“神”的叙事,是可能成立的;但在东方文化语境中,借用一句台词来讲,“没有人的文明是没意义的”。这是很有意思的对比。
白广大:西方中世纪,神职人员作为神的使者,传递神谕;而在东方,灵者为先,神必需为人服务,龙王不下雨就要被拖出来打,就要“大炮开席轰他娘”,这是文化观念导致的差异。当AI时代刚刚推开一道门缝时,我们无法去评判高低,但两种价值观的分叉是应当被注意的。
以北欧神话为参考的漫威系列
AJ:其实设计行业也是一样的,很多人担心生成式AI会让设计师失业,但后来发现,真正有审美的设计师能减少重复的手动工作。以前画一幅插画可能要花一周时间反复修改,现在AI辅助下效率大幅提升。比如处理复杂的PS文件,以前设计师帮忙做海报或横幅图需要很久,现在他们能更快完成这些琐事,从而有更多时间思考创意,提升生产力。
上次和朋友聊天,他说有给家里的豚鼠和猫做插画表情包的想法,但拖了三年还没画完。但有了AI帮助后,他很快完成了作品,甚至做成小动画。以前可能烂尾的项目,现在能轻松推进。
-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。
- 责任编辑: 史岱君 
-
华夏人寿被吊销业务许可证,原董事长、董秘被终身禁业
2025-08-03 19:42 -
李宁还能回到过去吗?
2025-08-03 10:27 观网财经-消费 -
苹果在华营收两年来首次恢复增长,库克:感谢“国补”
2025-08-03 07:25 观网财经-科创 -
普惠AI照进现实:云知声如何让技术“越山海”
2025-08-03 23:31 观网财经-科创 -
东鹏半年报:净利增加37.22%,半年营收首次破百亿
2025-08-03 23:19 观网财经-消费 -
特朗普对巴西关税新政引发连锁反应: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受冲击
2025-08-03 23:18 观网财经-消费 -
香港法院要求宗馥莉保全18亿美元信托,三子女证据曝光
2025-08-03 20:58 -
2025 WAIC丨加速规模化应用,与施耐德电气共赢“AI+产业”时代机遇
2025-08-03 19:40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-
独家对话:用平扫CT筛查早期癌症,阿里医疗AI正让国人夺回“主动权”
2025-08-03 19:38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-
尊湃窃取华为芯片技术案宣判:14人被判刑,总罚金超千万
2025-08-03 19:27 观网财经-科创 -
香港高等法院:宗馥莉暂不得提取汇丰账户资产
2025-08-03 19:25 -
谷歌回应恢复中国大陆服务传闻:截图不是来自Google
2025-08-03 19:10 -
计划以29.32亿港元进行私有化,大悦城地产或将退市
2025-08-03 16:43 -
66折,李嘉诚家族一项目大降价
2025-08-03 15:01 观网财经-房产 -
“立秋奶茶大战”在即,美团、饿了么、京东集体声明
2025-08-03 12:39 观网财经-互联网 -
梦百合、左右家居跨界开酒店,醉翁之意还是“卖货”?
2025-08-03 12:05 -
英伟达回应被约谈;我国大模型个人用户超31亿;微软市值破4万亿美元
2025-08-03 08:53 观网财经-互联网 -
安防+高尔夫,中国机器狗“卷”到北美
2025-08-03 21:59 观网财经-科创 -
“具身智能: 从科学走向产业的探索与创新”论坛举行
2025-08-03 21:32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-
星巴克中国业绩回暖,正评估超20个潜在收购者
2025-08-03 19:31 观网财经-消费
相关推荐 -
印度官员:我们低估了中国产导弹的射程 评论 221又一典范!“中国方案更实惠,还手把手教技术” 评论 33“特朗普把印度当成反面教材,用来威胁其他国家” 评论 151就业数据两月掉25.8万…特朗普破防,开了统计局长 评论 252最新闻 Hot
-
“DOGE的意义所在就是送钱给总统”
-
印度官员:我们低估了中国产导弹的射程
-
又一典范!“中国方案更实惠,还手把手教技术”
-
“美出口审批机构趴窝,企业界急喊:中国订单要飞了”
-
创纪录!“欧洲人:中国制造真香”
-
“俄油,印度照买不误”
-
白俄罗斯防长:感谢中国军队
-
日本战败80周年,“石破茂考虑不发表个人谈话”
-
“加拿大船不让中国造,做人别太特朗普…”
-
“特朗普把印度当成反面教材,用来威胁其他国家”
-
“试驾完特斯拉,头也不回地买了中国车”
-
就业数据两月掉25.8万…特朗普破防,开了统计局长
-
往脸上贴金,特鲁多前官员:只有我们和中国,别人都不敢…
-
39%!“瑞士举国目瞪口呆…”
-
科威特:里程碑!对华合作重磅项目接近完工
-
“令人惊叹,中国超大城市闯出一条新路”
-